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_聚凤阁信息交流_全国凤楼可约app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花类岗位科学家团队:让艾香充满科技味

来源: 南阳市农科院 发布时间:2021-05-04 00:00:00

4月25日,在艾香飘荡的药材之乡、医圣张仲景故里的南阳市邓州市,来自国内的权威专家济济一堂,举办了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中药材专项培训会,共同为当地艾业发展把脉问诊,传授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据悉,在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中药材专项的支持下,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花类岗位科学家团队在邓州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逐步把艾业发展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特色产业。

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中药材专项负责人、河南省农科院梁慧珍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南阳艾草是一个大产业,具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但在生产中存在着中药材品种混乱、种植技术不规范、管理粗放、产量和品质不高、产品收购储藏加工水平较低等问题。这次培训会,聘请省内外全国著名艾草种植专家,就艾草及其产业发展、栽培管理把脉问诊,传授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对邓州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在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的大力支持下,邓州市以宛艾、甜叶菊、白芷、白术、红花、元胡、半夏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成效显著。种植面积比较大的品种有宛艾、甜叶菊、泽兰、白芷、半夏、元胡、玄参、红花、丹参等品种。现有中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社)18家,中药材种植加工从业人员1万余人。

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温春秀研究员主讲了艾规范化栽培技术,农业农村部中药材专家指导组成员、湖北中医药大学刘大会教授分享了蕲艾产业发展情况和生态种植技术,南阳医学专科学校姚学文教授介绍了元胡产业发展及栽培技术。三位专家分别介绍了相关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安全高效施肥、水肥一体化和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建议建立和完善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建设高标准的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基地,推广中药材保优、提质、增效的重大关键技术,实现中药材从播种到收获全过程中各个关键生产环节的标准化。

 

 河南省优质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专题负责人余行简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在该项目带动下,南阳市艾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种植户亩收益1500元左右,带动30多万农民从种植、采收、加工、销售中收益。

 

在河南仲景源艾业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在省农科院专家指导下,公司依托河南“四优四化”优质中药材专项艾标准化关键技术示范基地,培育扶持了十多家艾草种植专业户,辐射带动5万亩艾草种植。公司技术人员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新技术,对今后的产业发展非常有利。

 

 

邓州市副市长刘新明和南阳市农科院院长袁璋分别致辞,全省优质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专题任务负责人,邓州市各乡镇主抓农业的副镇长及中药材生产企业、种植大户,南阳市艾草、元胡生产相关企业负责人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前一天,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梁慧珍研究员偕专家团队参观了仲景源艾业和艾草大田,观摩了仲景源艾业灸类制品和相关的洗化、家纺、器械等十大类产品生产加工车间。(本报全媒体记者 郭俊娟)

 

来源:河南科技报